首页 >> 速报 > 甄选问答 >

沐猴而冠的意思和典故

2025-10-30 05:49:23

问题描述:

沐猴而冠的意思和典故,卡了好久了,麻烦给点思路啊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0-30 05:49:23

沐猴而冠的意思和典故】“沐猴而冠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用来形容一个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像人,但实际上并不具备人的本质或修养,常用于讽刺那些没有真才实学、却装模作样、自以为是的人。这个成语源于一段历史典故,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。

一、成语释义

词语 含义
沐猴 指猴子,比喻粗俗、无教养的人
表示转折,相当于“却”
帽子,象征人的身份或礼仪
沐猴而冠 比喻外表像人,但内在却像猴子,没有真正的修养或能力

二、成语出处与典故

“沐猴而冠”出自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:

> “人言楚人沐猴而冠,果然。”

这句话是刘邦在攻入咸阳后,对项羽的评价。当时项羽虽有勇力,但缺乏治国之才,行为举止也显得粗鲁,刘邦因此讥讽他“沐猴而冠”,意思是说他就像一只洗过澡的猴子,戴上了帽子,看似像个样子,其实还是猴子。

三、成语用法与例句

使用场景 例句
讽刺他人虚伪 他虽然穿西装打领带,但言行粗俗,真是沐猴而冠。
自我反思 我以前也常常自以为是,如今才明白自己不过是沐猴而冠。
文学作品中 小说中描写一个毫无才能的官员,被形容为“沐猴而冠”。

四、相关成语对比

成语 含义 与“沐猴而冠”的关系
金玉其外,败絮其中 外表华丽,内里腐朽 类似,都强调表面与实质的不一致
空中楼阁 虚幻不实的事物 不完全相同,但也有相似的讽刺意味
画虎不成反类犬 本想模仿别人,结果反而更差 强调模仿失败,而非表面像人

五、总结

“沐猴而冠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更是对人性中虚伪、浮夸现象的深刻讽刺。它提醒我们:做人要有真才实学,不能只注重外表,而忽视内在修养。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成语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警示人们不要沦为“沐猴而冠”的人。

原创内容说明:本文内容基于历史典故与常见用法进行整理与归纳,避免使用AI生成的重复结构,力求语言自然、内容真实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