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凿壁偷光文言文翻译】“凿壁偷光”是一个源自古代的成语,出自《汉书·匡衡传》,讲述的是西汉时期学者匡衡勤奋好学、克服困难的故事。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人刻苦学习、不畏艰难的精神。
一、原文与翻译
原文(节选):
> 匡衡字稚圭,勤学而无烛,邻舍有烛而不逮,衡乃穿壁引其光,以书映光而读之。
翻译:
匡衡字稚圭,他勤奋学习但家中没有蜡烛。邻居家里有蜡烛,但光线照不到他家。于是,匡衡在墙上凿了一个洞,把邻居的光引到自己屋里,借着这点微弱的光读书。
二、
“凿壁偷光”讲述的是匡衡在贫困中依然坚持学习的故事,体现了古人对知识的渴望和坚韧不拔的精神。这个成语不仅表达了对学习的执着,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条件的艰苦。通过凿壁引光的方式,匡衡克服了物质上的限制,最终成为一代名儒,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。
三、表格对比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出处 | 《汉书·匡衡传》 |
故事人物 | 匡衡(字稚圭) |
故事背景 | 家境贫寒,无烛照明;邻居家有烛但光线不足 |
行动方式 | 在墙上凿洞,将邻家的光引入自己房间 |
学习态度 | 勤奋刻苦,不惧困难 |
成语寓意 | 形容人勤奋好学,善于利用一切条件追求知识 |
现代意义 | 鼓励人们在逆境中坚持学习,发挥创造力解决问题 |
四、结语
“凿壁偷光”不仅是一个历史故事,更是一种精神象征。它告诉我们:只要有决心和毅力,即使身处困境,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光明之路。这种精神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教育意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