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经地义什么意思】“天经地义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行为、道理或观念是合乎自然规律、社会公理的,具有不可动摇的正当性。这个成语源自古代哲学思想,强调事物的合理性和必然性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天经地义 |
拼音 | tiān jīng dì yì |
出处 | 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” |
含义 | 指合乎自然法则和社会公理的道理或行为,具有不可动摇的正当性。 |
用法 | 常用于描述某种责任、义务或原则,表示其正当且不容置疑。 |
近义词 | 理所当然、合情合理、无可厚非 |
反义词 | 荒谬绝伦、不合情理、无理取闹 |
二、详细解析
“天经地义”中的“天”与“地”分别代表自然和宇宙的基本法则,“经”与“义”则指规律和道义。因此,整个成语表达的是:某些道理如同天地一样永恒不变,是人们应当遵循的准则。
在日常生活中,这个词常用来形容:
- 家长对子女的责任
- 子女对父母的孝顺
- 社会中应遵守的道德规范
- 国家法律制度的合理性
例如:“赡养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,不应该被忽视。”
三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家庭关系 | “孝敬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不能因为工作忙就忽视。” |
社会道德 | “维护社会秩序是每个公民的义务,这是天经地义的。” |
法律制度 | “法律面前人人平等,这是天经地义的原则。” |
四、注意事项
虽然“天经地义”常用于正面语境,但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能带有保守或僵化的意味。因此,在使用时需结合具体语境,避免过度强调“不容质疑”的态度,以免忽视时代变化和个体差异。
五、总结
“天经地义”是一个表达正当性与合理性的成语,强调某些道理或行为符合自然和道德的最高标准。它广泛应用于日常生活、社会伦理和法律制度中,体现了一种稳定的价值观。但在实际运用中,也应注意语境的灵活性与包容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