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鲥鱼是什么鱼】鲥鱼是一种常见的淡水鱼类,广泛分布于中国长江中下游及南方水系。它因肉质细嫩、味道鲜美而备受人们喜爱,是传统名贵鱼类之一。下面将从多个方面对“鲥鱼是什么鱼”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基本介绍
项目 | 内容 |
学名 | Coilia macropleura |
英文名 | Chinese shad |
分类 | 鲑形目、鲱科、鲥属 |
产地 | 中国长江中下游、珠江、闽江等水域 |
栖息环境 | 淡水河流、湖泊、水库 |
体型 | 一般体长30-50厘米,体重1-2公斤 |
二、特征与习性
特征 | 描述 |
外形 | 体形侧扁,背部青灰色,腹部银白色,鳞片细小 |
鳞片 | 具有明显的侧线,鳞片排列整齐 |
食性 | 杂食性,以浮游生物、藻类和小型水生昆虫为主 |
生殖 | 产卵期多在春季,喜欢在水流较缓的河湾或支流中产卵 |
活动时间 | 白天活动较少,夜间较为活跃 |
三、营养价值
鲥鱼不仅味道鲜美,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:
营养成分 | 含量(每100克) | 功效 |
蛋白质 | 约18克 | 补充人体所需氨基酸 |
脂肪 | 约4克 | 富含不饱和脂肪酸,有益心血管健康 |
维生素D | 约50IU | 促进钙吸收,增强骨骼健康 |
钙 | 约120毫克 | 增强骨骼强度 |
锌 | 约1.5毫克 | 提高免疫力 |
四、食用方式与注意事项
方式 | 说明 |
清蒸 | 最能保留原汁原味,口感鲜嫩 |
红烧 | 适合喜欢浓郁口味的人群 |
油炸 | 外酥里嫩,但可能增加油脂摄入 |
注意事项 | 鲜活时不宜久放,建议当天食用;避免高温油炸,以免破坏营养 |
五、保护现状
由于过度捕捞和生态环境变化,鲥鱼资源近年来有所减少。目前已被列入部分地区的保护鱼类名单,部分地区已实施禁渔政策,以确保其种群稳定。
总结
鲥鱼是一种经济价值高、营养价值丰富的淡水鱼类,因其独特的风味和良好的生长环境,深受消费者喜爱。了解其生物学特性、营养成分及合理食用方式,有助于更好地利用这一珍贵资源。同时,保护鲥鱼资源也是当前亟需关注的问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