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当年修建红旗渠牺牲了多少人】红旗渠,被誉为“人工天河”,是20世纪60年代河南省林县(现林州市)人民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,历时十年修建而成的一条引水灌溉工程。它不仅解决了当地长期干旱缺水的问题,也成为了中华民族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精神的象征。
然而,在这一伟大工程的背后,也有无数建设者付出了生命的代价。关于修建红旗渠期间具体牺牲人数,由于历史资料有限,不同来源给出的数据略有差异。本文将结合现有资料,对这一问题进行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呈现关键信息。
一、红旗渠修建背景
红旗渠始建于1960年,至1969年基本完工。当时林县地处太行山东麓,严重缺水,百姓常年靠天吃饭,生活艰难。为了改变这一现状,当地政府组织群众开山凿石、引水入村,最终成功修建了这条全长约1500公里的水利工程。
二、牺牲人数的统计情况
根据官方资料和地方志记载,红旗渠修建过程中,共有81名建设者牺牲。这些牺牲者中,既有工人,也有干部和农民,他们大多是在施工过程中因塌方、落石、高空作业事故等原因不幸遇难。
不过,也有部分民间说法提到牺牲人数可能超过百人,但这些数据缺乏正式记录支持,因此无法确认。
三、总结
红旗渠的修建是一场艰苦卓绝的斗争,它不仅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艰难、勇于拼搏的精神,也体现了基层群众在极端条件下团结奋斗的力量。尽管修建过程中有人员牺牲,但这种牺牲换来了后世子孙的幸福生活。
以下为红旗渠修建牺牲人数的相关信息汇总:
项目 | 内容 |
工程名称 | 红旗渠 |
建设时间 | 1960年—1969年 |
总长度 | 约1500公里 |
牺牲人数(官方统计) | 81人 |
主要牺牲原因 | 塌方、落石、高空作业等 |
建设者身份 | 工人、干部、农民等 |
历史意义 | 中华民族自力更生、艰苦奋斗的象征 |
四、结语
红旗渠不仅是水利奇迹,更是精神丰碑。它的建成凝聚了无数人的智慧与汗水,也承载着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。虽然牺牲人数有限,但每一位献出生命的建设者都值得我们铭记与尊敬。今天,当我们站在红旗渠旁,看到奔腾不息的水流,仿佛能听到那段岁月的回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