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双高院校是什么意思】“双高院校”是近年来中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术语,尤其在职业教育和高校建设方面具有重要意义。它指的是“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”,简称“双高计划”。该计划旨在推动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,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职业院校和特色专业群。
下面将从定义、目标、遴选标准、建设内容等方面进行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。
一、什么是“双高院校”?
“双高院校”全称为“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”,是教育部联合财政部于2019年启动的一项重点建设工程。其核心目标是通过重点支持一批高职院校和专业群,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,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,服务国家产业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。
二、“双高计划”的主要目标
目标 | 内容 |
提升办学质量 | 推动高职院校教学改革、师资建设、实训基地等综合能力提升 |
建设高水平专业群 | 打造与产业对接紧密、就业前景好的特色专业群 |
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| 强化校企合作,提升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的契合度 |
增强国际影响力 | 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,提升中国职业教育的全球话语权 |
三、“双高院校”的遴选标准
“双高计划”并非面向所有高职院校开放,而是通过严格的评审机制,选拔出具备较强实力和发展潜力的院校。以下是主要遴选标准:
标准 | 内容 |
办学基础 | 具备良好的基础设施、师资力量和管理能力 |
专业优势 | 有1-2个特色鲜明、行业认可度高的重点专业 |
校企合作 | 与企业有深度合作,共建实训基地、开展订单培养 |
就业质量 | 毕业生就业率高,用人单位满意度好 |
政策支持 | 学校所在地政府给予一定政策和资金支持 |
四、“双高院校”的建设内容
建设内容 | 说明 |
专业群建设 | 聚焦产业发展需求,打造跨学科、复合型的专业群 |
教学资源建设 | 开发优质课程、教材、在线平台等教学资源 |
师资队伍建设 | 引进高层次人才,提升教师实践能力和教学水平 |
实训基地建设 | 建设现代化实训中心,提升学生实操能力 |
国际交流与合作 | 开展国际合作项目,拓展学生海外实习、就业渠道 |
五、“双高院校”的意义
1. 提升职业教育地位:通过示范引领作用,增强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。
2. 促进产教融合:推动学校与企业深度合作,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无缝对接。
3. 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:为地方经济和行业发展输送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。
4. 推动教育公平:缩小城乡、区域之间的教育差距,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。
总结
“双高院校”是中国职业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举措,代表了当前高职教育的最高水平。它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综合实力,也为学生提供了更优质的教育环境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。随着“双高计划”的持续推进,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成为国家和区域发展的中坚力量。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双高院校(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计划) |
启动时间 | 2019年 |
主管单位 | 教育部、财政部 |
目标 | 提升高职教育质量,服务国家发展 |
重点方向 | 高水平专业群、产教融合、师资建设、国际交流 |
评选方式 | 严格评审,择优支持 |
如需了解更多关于“双高院校”的具体名单或申请条件,可关注教育部官网或相关地方政府发布的政策文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