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成语锋芒毕露的意思】“锋芒毕露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显露才华、锐气或能力,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自信。这个成语原本是形容兵器的锋刃非常锐利,后来引申为人表现得非常突出、外露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锋芒毕露”既可以带有褒义,表示一个人有才华、有抱负;也可以带有贬义,指人过于张扬、炫耀自己,容易引起他人反感。
成语“锋芒毕露”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锋芒毕露 |
拼音 | fēng máng bì lù |
字面意思 | 锋:刀剑等的尖锐部分;芒:刀剑的刃口;毕露:完全显露。原意是刀剑的锋刃和刃口都显露出来,比喻人的才能、锐气完全显露出来。 |
引申含义 | 形容人显露才华、锐气、个性或能力,表现得非常突出。 |
感情色彩 | 可褒可贬: - 褒义:表示有才华、有抱负、敢于表现。 - 贬义:表示过于张扬、爱出风头、不谦虚。 |
使用场景 | 常用于评价他人或自我表达,如:“他在会议上锋芒毕露,表现得很抢眼。” |
近义词 | 才华横溢、锋芒外露、崭露头角、出类拔萃 |
反义词 | 深藏不露、韬光养晦、含蓄内敛、低调谦逊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夫物之精者,其形必美;人之贤者,其言必正。故曰:‘锋芒毕露,其志不隐。’” |
使用示例:
- 褒义用法:他年纪轻轻就在工作中锋芒毕露,未来可期。
- 贬义用法:他总是喜欢在众人面前锋芒毕露,让人觉得有点不谦虚。
总之,“锋芒毕露”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成语,具体是褒是贬,取决于语境和说话者的意图。在实际应用中,需根据上下文合理判断其含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