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诗经蜉蝣原文及翻译】《诗经》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,收录了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作品。其中,《蜉蝣》是《国风·曹风》中的一篇,以简短的篇幅表达了对生命短暂、时光易逝的感慨。以下是对《诗经·蜉蝣》原文及其翻译的总结,并辅以表格形式进行清晰展示。
一、
《蜉蝣》是一首描写蜉蝣这种微小昆虫的诗。蜉蝣的生命极其短暂,朝生暮死,诗人借此感叹人生如蜉蝣般短暂无常,提醒人们珍惜时光、及时行乐。全诗语言质朴,情感深沉,体现了先秦时期人们对生命和时间的深刻思考。
全诗共三章,每章四句,结构紧凑,意象鲜明,情感层层递进,具有强烈的抒情色彩。
二、原文与翻译对照表
原文 | 翻译 |
蜉蝣之羽,衣裳楚楚。 | 蜉蝣的翅膀,像衣服一样整齐漂亮。 |
心之忧矣,于我归处? | 我心中充满忧虑,我该去往何处? |
蜉蝣之翼,采采其羽。 | 蜉蝣的翅膀,光彩夺目。 |
心之忧矣,于我归止? | 我心中充满忧虑,我该回到哪里? |
蜉蝣掘阅,麻衣如雪。 | 蜉蝣在土中钻出,它的外衣洁白如雪。 |
心之忧矣,于我归说? | 我心中充满忧虑,我该在哪里安息? |
三、注释与赏析
- 蜉蝣:一种水生昆虫,寿命极短,通常只活一天。
- 衣裳楚楚:形容其外表整洁美丽。
- 于我归处/归止/归说:表达诗人对归宿的迷茫与无奈,也暗示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感。
这首诗虽短,却寓意深远,通过对蜉蝣的描写,抒发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,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意义的思考。
四、结语
《诗经·蜉蝣》以其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,成为《诗经》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。它不仅展现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,更蕴含着对生命本质的思考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人对时间流逝的敏感与敬畏,以及对人生价值的追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