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义愤填膺啥意思】“义愤填膺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表达对不公正、不合理现象的强烈愤怒和不满。这个成语不仅体现了情绪的激烈程度,还带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道德判断。
一、
“义愤填膺”原意是“义气和愤怒充满胸膛”,用来形容人因看到不公或邪恶的事情而感到极度愤怒。这种愤怒不是出于个人恩怨,而是基于道义和良知的反应。
在日常生活中,“义愤填膺”多用于描述人们对社会不公、欺压、腐败等行为的强烈谴责。它是一种正面的情绪表达,强调的是道德立场和正义感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 | 义愤填膺 |
拼音 | yì fèn tián yīng |
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年》:“今吾子之言,义愤填膺。” |
含义 | 因正义感而愤怒,充满胸膛 |
情绪性质 | 正面(基于道义) |
使用场景 | 描述对不公、不义之事的强烈不满 |
近义词 | 怒火中烧、义正辞严、怒不可遏 |
反义词 | 心平气和、无动于衷、麻木不仁 |
用法 | 常作谓语、定语,如“他义愤填膺地谴责了这种行为” |
三、使用建议
在写作或口语中使用“义愤填膺”时,应注意上下文的合理性。它适用于正式或半正式场合,尤其是在表达对社会问题的关注时,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。
同时,避免滥用该成语,以免显得夸张或不真实。结合具体情境,才能让这个成语发挥出最佳效果。
通过以上内容,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“义愤填膺”的含义、用法以及其背后的情感与道德内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