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炎症介质有哪些】在人体免疫系统中,炎症是一种重要的防御机制,用于对抗感染、损伤或有害物质。当身体受到刺激时,会释放一系列化学物质,这些物质被称为“炎症介质”。它们在调节炎症反应中起着关键作用,既有助于清除病原体,也可能在过度激活时引发组织损伤。
为了更清晰地了解常见的炎症介质,以下是对主要炎症介质的总结,并以表格形式展示其分类、来源及功能。
一、炎症介质的分类与功能总结
1. 细胞因子(Cytokines)
- 来源:免疫细胞(如巨噬细胞、T细胞等)
- 功能:调控免疫反应、促进炎症反应、招募其他免疫细胞
2. 趋化因子(Chemokines)
- 来源:多种细胞(包括内皮细胞、成纤维细胞等)
- 功能:引导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
3. 前列腺素(Prostaglandins)
- 来源:由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
- 功能:调节血管通透性、发热、疼痛和炎症反应
4. 白三烯(Leukotrienes)
- 来源:由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生
- 功能:增强炎症反应,参与哮喘等过敏反应
5. 组胺(Histamine)
- 来源: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
- 功能:增加血管通透性,引起红肿和瘙痒
6. 补体系统(Complement System)
- 来源:肝脏合成,激活后由多种细胞参与
- 功能:增强吞噬作用、促进细胞裂解、吸引免疫细胞
7. 活性氧(Reactive Oxygen Species, ROS)
- 来源:中性粒细胞、巨噬细胞等
- 功能:杀灭病原体,但过量可能导致组织损伤
8. 细胞黏附分子(Adhesion Molecules)
- 来源:内皮细胞、白细胞等
- 功能:促进白细胞与血管壁的结合,帮助其进入炎症部位
二、常见炎症介质一览表
类别 | 典型代表 | 来源 | 主要功能 |
细胞因子 | IL-1、IL-6、TNF-α | 巨噬细胞、T细胞等 | 调控炎症反应、促进免疫细胞活化 |
趋化因子 | IL-8、MCP-1 | 内皮细胞、成纤维细胞等 | 引导白细胞向炎症部位迁移 |
前列腺素 | PGE2、PGD2 |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| 调节血管通透性、发热、疼痛 |
白三烯 | LTC4、LTD4 | 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 | 增强炎症反应、参与过敏反应 |
组胺 | 组胺 | 肥大细胞、嗜碱性粒细胞 | 增加血管通透性、引起红肿和瘙痒 |
补体系统 | C3a、C5a | 肝脏合成,激活后由多种细胞参与 | 增强吞噬作用、促进细胞裂解 |
活性氧 | O₂⁻、H₂O₂ | 中性粒细胞、巨噬细胞等 | 杀灭病原体,但可能造成氧化损伤 |
黏附分子 | ICAM-1、VCAM-1 | 内皮细胞、白细胞等 | 促进白细胞与血管壁结合 |
三、结语
炎症介质种类繁多,各具功能,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炎症反应网络。合理调控这些介质的释放,对于维持机体稳态、防止慢性炎症疾病具有重要意义。了解炎症介质的种类和作用,有助于更好地理解炎症相关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策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