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新亭对泣是什么意思】“新亭对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源自东晋时期的历史事件,用来形容在国家或民族遭遇危难时,有志之士因忧国忧民而悲痛落泪的情景。这个成语常用于表达一种深沉的爱国情怀和对时局的无奈与哀伤。
一、
“新亭对泣”出自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,讲的是东晋初年,北方沦陷,晋室南渡后,一些士大夫在建康(今南京)的新亭中聚会,面对山河破碎、国运衰微的现实,感叹国家灭亡,纷纷流泪。这一场景被后人引申为对国家兴亡、民族存亡的深切忧虑和悲痛情绪的象征。
该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或历史评论中,强调士人对国家命运的关注与责任感,也带有强烈的悲壮色彩。
二、表格形式展示
项目 | 内容说明 |
成语名称 | 新亭对泣 |
出处 | 《世说新语·言语》 |
原意 | 东晋时期,士大夫在新亭聚会,因国家灭亡而悲痛落泪 |
引申义 | 表达对国家兴亡的深切关注与悲痛情绪,体现士人的爱国情怀 |
使用场合 | 文学、历史评论、诗词等,多用于描述忧国忧民的情怀 |
情感色彩 | 悲壮、哀伤、沉重 |
典型人物 | 东晋士大夫,如王导、谢安等(虽未直接记载于“新亭对泣”,但为当时背景人物) |
现代用法 | 常用于比喻对国家或民族命运的担忧与无力感 |
三、结语
“新亭对泣”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,更是一种文化精神的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作为个体,面对国家和社会的变化,应保持一份清醒与担当。虽然时代不同,但那份对家国的深情与责任感,依然值得我们铭记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