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拟行路难其四原文及翻译】《拟行路难·其四》是南朝诗人鲍照所作的一首乐府诗,属于《行路难》组诗中的一篇。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坎坷、命运多舛的感慨,以及面对困境时内心的挣扎与无奈。以下为该诗的原文、白话翻译及。
一、原文
拟行路难·其四
鲍照
泻水置平地,各自东西流。
人生亦有命,安能行叹复坐愁?
酌酒以自宽,举杯断绝歌路难。
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
二、白话翻译
倾倒水流在平坦的大地上,它会自然地向东西两边流去。
人生也像这流水一样,各有自己的命运,怎能总是叹息和忧愁呢?
我喝酒来安慰自己,举起酒杯却中断了歌唱《行路难》的曲子。
我的心难道是木头石头吗?怎么会没有感触?只是只能压抑情绪,徘徊不前,不敢说出来。
三、与分析
项目 | 内容 |
作者 | 鲍照(南朝宋) |
诗题 | 《拟行路难·其四》 |
体裁 | 乐府诗 |
主题思想 | 表达对人生命运的无奈与对现实的不满,体现诗人内心的压抑与痛苦。 |
情感基调 | 悲凉、沉郁、压抑 |
艺术特色 | 借物抒情,语言简练,情感真挚,具有强烈的感染力。 |
名句 | “人生亦有命,安能行叹复坐愁?”、“心非木石岂无感?吞声踯躅不敢言。” |
四、创作背景简述
鲍照生活在南朝宋时期,出身寒门,仕途坎坷。他虽才华横溢,却因出身卑微而屡遭排挤。《拟行路难》系列诗正是他借古题抒发内心愤懑之作。其中“其四”通过“泻水”这一意象,比喻人生的不公与命运的无常,反映出他对现实的不满与内心的苦闷。
五、结语
《拟行路难·其四》以其深刻的思想内涵和真挚的情感表达,成为古代诗歌中的经典之作。它不仅展现了鲍照高超的艺术造诣,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普遍心理状态。通过这首诗,我们能够感受到古人面对命运时的无力与挣扎,同时也体会到他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