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得过且过意思】“得过且过”是一个常见的中文成语,常用于描述一种对生活或工作持消极态度、不求上进的心态。这个成语表面上看似轻松自在,实则暗含着一种缺乏责任感和进取心的意味。
一、成语释义
得过且过:指人在面对困难或压力时,采取一种随遇而安、不思进取的态度,只求暂时应付过去,不考虑长远发展。这种态度往往被视为懒散、不负责任的表现。
二、来源与演变
“得过且过”最早出自元代杂剧,后来在明清时期逐渐被广泛使用。其本意是“只要能够过得去,就勉强维持下去”,后来引申为一种消极应对生活的态度。
三、常见用法
使用场景 | 举例说明 |
工作场合 | “他每天只是完成基本任务,得过且过,毫无责任心。” |
学习环境 | “学生如果总是得过且过,成绩很难提高。” |
生活态度 | “有些人一辈子得过且过,没有目标也没有追求。” |
四、成语寓意
虽然“得过且过”听起来似乎是一种“看淡一切”的洒脱,但长期来看,它容易让人失去动力和方向,导致人生停滞不前。因此,现代人更提倡积极进取、主动面对挑战的生活方式。
五、总结对比
项目 | 得过且过 | 积极进取 |
态度 | 消极被动 | 主动积极 |
目标 | 无明确目标 | 有清晰规划 |
行动 | 勉强应付 | 全力以赴 |
结果 | 容易停滞 | 更易成功 |
六、结语
“得过且过”虽是一种现实中的生存策略,但在现代社会中,若长期依赖这种心态,往往会错失成长的机会。建议大家在适当的时候保持灵活,但也要树立目标、勇于担当,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