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乐善好学是什么意思】“乐善好学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一个人乐于行善、喜欢学习的品质。它由两个部分组成:“乐善”和“好学”,分别表达了道德修养和学习态度两个方面的积极意义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含义 | 拓展说明 |
乐善 | 喜欢做善事,乐于助人 | 表现为善良、仁慈、有同情心,愿意帮助他人 |
好学 | 热爱学习,勤奋钻研 | 表现出对知识的渴望,不断追求进步 |
整体含义:
“乐善好学”指的是一个人不仅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,还拥有强烈的学习意愿和求知精神,是品德与学识兼备的表现。
二、出处与用法
该成语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乐善好学,不耻下问。”后来被广泛用于形容那些既品德高尚又勤奋好学的人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乐善好学”常用于表扬学生、学者或社会人士,强调其在道德修养和学术追求上的双重优秀。
三、实际应用举例
场景 | 使用示例 |
学校评价 | 这位同学乐善好学,不仅成绩优异,还经常参与公益活动。 |
职场推荐 | 他为人谦逊,乐善好学,是团队中的榜样人物。 |
社会宣传 | 我们要弘扬乐善好学的精神,共同建设文明社会。 |
四、总结
“乐善好学”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肯定,也是对其学习态度的赞扬。它倡导人们在提升自我修养的同时,也要不断充实自己,追求更高的精神境界。这种品质在当今社会尤为重要,有助于培养全面发展的个体,推动社会和谐进步。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乐善好学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值得推崇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目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