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怎么理解连绵不绝的绝的意思】“连绵不绝”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事物连续不断、没有间断。其中,“绝”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,理解它的含义对于准确掌握整个成语的用法至关重要。
一、
“连绵不绝”中的“绝”字,意思是“停止”或“断绝”。整句成语的意思是:事物连续不断,没有中断。常用于描述山川、河流、声音、情感等持续不断的状态。
在日常使用中,“绝”字常常根据语境有不同的解释,但在这个成语中,它主要表示“停止”的意思。因此,理解“绝”的含义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把握成语的整体意义。
二、表格展示
成语 | 连绵不绝 |
拼音 | lián mián bù jué |
结构 | 联合式 |
出处 | 《汉书·司马迁传》:“其势如江河之流,连绵不绝。” |
释义 | 形容事物连续不断,没有间断。 |
关键词 | “绝”:停止、断绝 |
常见用法 | 描述自然景观、情绪、声音等持续不断的情况。 |
例句 | 山峦连绵不绝,一眼望不到头。 |
同义词 | 无尽无休、接连不断、源源不断 |
反义词 | 截然不同、戛然而止、中途而止 |
三、小结
“连绵不绝”中的“绝”虽然字面意思为“断绝”,但在该成语中却表示“不停止”,这种反义用法在汉语中并不罕见。学习这类成语时,不仅要了解字面意思,更要结合具体语境来理解其实际含义。通过这种方式,可以更深入地掌握汉语表达的丰富性与灵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