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魂飞魄散的意思是什么】“魂飞魄散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因极度惊吓、恐惧或震惊而失去常态,甚至到了精神崩溃的地步。这个成语形象地描绘了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心理和生理反应。
一、成语解析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魂飞魄散 |
拼音 | hún fēi pò sàn |
出处 | 出自《晋书·王敦传》:“及死,魂飞魄散,不敢复言。” |
结构 | 联合式 |
近义词 | 惊慌失措、心惊胆战、魂不附体 |
反义词 | 镇定自若、处变不惊、从容不迫 |
用法 | 多用于描写人的惊恐状态,常作谓语、定语使用 |
感情色彩 | 贬义 |
适用场景 | 文学作品、日常口语中描述极端恐惧的情景 |
二、成语含义总结
“魂飞魄散”字面意思是“灵魂和体魄都飞散了”,实际用来形容人在遇到极其可怕的事情时,心理和身体都受到极大冲击,几乎无法承受,表现出极度的恐慌与混乱。
这种状态通常伴随着心跳加速、四肢发冷、脸色苍白、言语无序等生理反应,是一种强烈的应激反应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听到那个噩耗,他顿时魂飞魄散,整个人瘫坐在地上。
2. 看到那场车祸现场,所有人都魂飞魄散,不敢靠近。
3. 这个突如其来的消息让他魂飞魄散,半天说不出话来。
四、结语
“魂飞魄散”虽然带有夸张的修辞色彩,但在文学和日常表达中非常常见,能够生动地传达出一个人在极端情绪下的心理状态。理解这个成语的含义,有助于我们在阅读或写作中更准确地运用它,增强语言的表现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