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> 速报 > 甄选问答 >

盖棺定论出处于哪里

2025-07-26 12:42:16

问题描述:

盖棺定论出处于哪里,在线等,很急,求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7-26 12:42:16

盖棺定论出处于哪里】“盖棺定论”是一个常用的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生平或行为在死后被总结和评价。但许多人并不清楚这个成语的出处。本文将从历史文献中寻找答案,并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。

一、成语“盖棺定论”的含义

“盖棺定论”字面意思是“在棺材盖上之后,才能做出最终的结论”。引申为: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,在其去世后才能做出全面、公正的评价。

二、成语“盖棺定论”的出处

根据现有史料,“盖棺定论”最早见于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。原文如下:

> “夫士之有志者,不以一时之得失为荣辱,而以终身之事业为归依。故君子观其行,察其言,知其志,识其才,然后可以议其人也。若夫盖棺定论,岂可一日而尽哉?”

这段话的意思是:一个有志向的人,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感到荣耀或羞耻,而是以一生的事业为目标。所以,君子观察一个人的行为,听取他的言论,了解他的志向和才能,才能对他做出评价。至于“盖棺定论”,怎能仅凭一天的时间就完全判断呢?

由此可见,“盖棺定论”最初用于强调对人的评价需要时间,不能急于下结论。

三、成语的发展与演变

虽然“盖棺定论”最早出自《后汉书》,但在后来的文学作品和日常用语中,它逐渐演变为一种对人物最终评价的表达方式。尤其在古代史书和文人笔记中,常用来评论历史人物的功过。

例如,《资治通鉴》等史书中,也有类似的说法,强调对历史人物应“盖棺而后定”。

四、总结与对比

项目 内容
成语名称 盖棺定论
含义 对一个人一生的功过是非,在其去世后才能做出全面、公正的评价。
出处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
原文出处 “夫士之有志者……盖棺定论,岂可一日而尽哉?”
初期意义 强调对人的评价需时间,不可急于下结论。
现代用法 多用于评价历史人物或对某人一生作出最终评价。
文化影响 成为中华文化中评价人物的重要理念之一。

五、结语

“盖棺定论”不仅是一个成语,更是一种文化观念。它提醒人们,对一个人的评价应当基于全面、长期的观察和思考,而不是一时一事的判断。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现实生活中的个体,都应该以客观、公正的态度去认识和评价。

通过了解“盖棺定论”的出处和演变,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内涵,也能在日常生活中更加理性地看待他人的行为与选择。

  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

 
分享: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