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抽象劳动是指什么】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中,“抽象劳动”是一个核心概念。它与“具体劳动”相对,指的是撇开劳动的具体形式和目的,从人类一般劳动的角度来看待劳动的性质。抽象劳动是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,是形成商品价值的本质内容。
一、
抽象劳动是指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所付出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,即不考虑劳动的具体形式、技术含量或劳动对象的差异,而是将所有劳动视为一种普遍的、社会化的劳动形式。这种劳动不具有特定的使用价值,但它决定了商品的价值量。
与之相对的是“具体劳动”,它是有特定目的和形式的劳动,如织布、种田、修车等。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,而抽象劳动则决定商品的价值。
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,工人通过抽象劳动创造出商品的价值,但其劳动成果被资本家占有,从而形成了剩余价值。
二、表格对比:抽象劳动 vs 具体劳动
对比项目 | 抽象劳动 | 具体劳动 |
定义 | 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| 有具体形式和目的的劳动 |
目的 | 创造商品的价值 | 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 |
特点 | 普遍性、社会性 | 差异性、多样性 |
贡献 | 决定商品的价值量 | 决定商品的使用价值 |
劳动形式 | 不考虑劳动的具体内容 | 根据劳动对象和工具不同而变化 |
在价值形成中的作用 | 是价值的唯一来源 | 不直接参与价值的形成 |
实际表现 | 体现为商品交换中的价值量 | 体现为商品的实用功能 |
三、结语
抽象劳动是理解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关键概念。它揭示了劳动的社会本质,也反映了劳动者与资本之间的关系。通过对抽象劳动的理解,有助于更深入地分析市场经济中的价值分配问题。